处方药 日本
| 通用名称 | Inqovi,decitabine,cedazuridine,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 |
| 药品规格 | 35mg/100mg*5 |
| 生产企业 | 日本大冢(otsuka) |
| 功能主治 | INQOVI适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成人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治疗和未接受过治疗的原发性和继发性MDS伴以下法美英亚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中危-1、中危-2和高危国际预后评分系统组。 |
注:地西他滨和西屈嘧啶(Inqovi)为处方药物,外包装仅供参考,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药品说明书】
INQOVI适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成人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治疗和未接受过治疗的原发性和继发性MDS伴以下法美英亚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中危-1、中危-2和高危国际预后评分系统组。
INQOVI的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1片(含35mg地西他滨和100mg西屈嘧啶),每28天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的第1至第5天给药,每次至少4个周期,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完全或部分应答可能需要4个周期以上。
对患者进行以下指导:
每天同一时间服用INQOVI。
整片吞下。
不要切割、压碎或咀嚼药片。
每次服用前2小时和服用后2小时不要进食。
每天服用一片,每次5天,每次循环服用。
如果病人在正常服药时间的12小时内漏服一次剂量,指导病人尽快服用漏服的剂量,然后恢复正常的每日给药计划。
每漏服一次,将给药期延长一天,完成每个周期的5次每日给药。
如果INQOVI给药后出现呕吐,不要再服用额外剂量,但要继续服用下一个计划剂量。
INQOVI是一种危险药物。
遵循适用的特殊处理和处置程序。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为疲劳、便秘、出血、肌痛、粘膜炎、关节痛、恶心、呼吸困难、腹泻、皮疹、头晕、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水肿、头痛、咳嗽、食欲下降、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转氨酶升高。
最常见的3级或4级实验室异常(≥50%)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
胞苷脱氨酶代谢药物
西屈嘧啶(Cedazuridine)是胞苷脱氨酶(CDA)的抑制剂。
将INQOVI与经CDA代谢的药物共给药可能会导致这些药物的全身暴露增加,从而可能增加这些药物的毒性。
避免将INQOVI与CDA代谢药物合用。
骨髓抑制
INQOVI可发生致命和严重的骨髓抑制。
根据实验室值,82%的患者发生新的或恶化的血小板减少,76%发生3或4级血小板减少。
73%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71%发生3级或4级。
71%的患者发生贫血,其中3级或4级患者为55%。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3%,其中3级或4级发生率为32%。
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INQOVI剂量减少或中断最常见的原因,发生在36%的患者中。
1%的患者因骨髓抑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永久停药。
在第一个或第二个治疗周期中,骨髓抑制和恶化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会更频繁地发生,这可能并不一定表明潜在MDS的进展。
INQOVI可发生致命和严重的感染并发症。
21%的患者发生肺炎,其中15%发生3级或4级肺炎。
14%的患者发生败血症,11%的患者发生3级或4级败血症。
1%的患者发生致命肺炎,1%的患者发生致命败血症,1%的患者发生致命感染性休克。
在起始INQOVI前,在每个周期前,应根据临床指示监测反应和毒性,获得完整的血细胞计数。
适当时使用生长因子和抗感染疗法进行治疗或预防。
推迟下一个周期,按照建议以相同或减少的剂量继续治疗。
胚胎-胎仔毒性
根据人类数据、动物研究及其作用机制,当给孕妇服用INQOVI时,可导致胎儿伤害。
在用地西他滨对小鼠和大鼠进行的非临床研究中,地西他滨在低于人体推荐剂量时具有致畸、胎儿毒性和胚胎毒性。
应告知孕妇本品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接受INQOVI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建议有生育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接受INQOVI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适应症】
INQOVI适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成人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治疗和未接受过治疗的原发性和继发性MDS伴以下法美英亚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中危-1、中危-2和高危国际预后评分系统组。
【副作用】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为疲劳、便秘、出血、肌痛、粘膜炎、关节痛、恶心、呼吸困难、腹泻、皮疹、头晕、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水肿、头痛、咳嗽、食欲下降、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转氨酶升高。
最常见的3级或4级实验室异常(≥50%)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
【用法用量】
INQOVI的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1片(含35mg地西他滨和100mg西屈嘧啶),每28天为一个周期,每周期的第1至第5天给药,每次至少4个周期,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完全或部分应答可能需要4个周期以上。
对患者进行以下指导:
每天同一时间服用INQOVI。
整片吞下。
不要切割、压碎或咀嚼药片。
每次服用前2小时和服用后2小时不要进食。
每天服用一片,每次5天,每次循环服用。
如果病人在正常服药时间的12小时内漏服一次剂量,指导病人尽快服用漏服的剂量,然后恢复正常的每日给药计划。
每漏服一次,将给药期延长一天,完成每个周期的5次每日给药。
如果INQOVI给药后出现呕吐,不要再服用额外剂量,但要继续服用下一个计划剂量。
INQOVI是一种危险药物。
遵循适用的特殊处理和处置程序。
【注意事项】
骨髓抑制
INQOVI可发生致命和严重的骨髓抑制。
根据实验室值,82%的患者发生新的或恶化的血小板减少,76%发生3或4级血小板减少。
73%的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71%发生3级或4级。
71%的患者发生贫血,其中3级或4级患者为55%。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3%,其中3级或4级发生率为32%。
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INQOVI剂量减少或中断最常见的原因,发生在36%的患者中。
1%的患者因骨髓抑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永久停药。
在第一个或第二个治疗周期中,骨髓抑制和恶化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会更频繁地发生,这可能并不一定表明潜在MDS的进展。
INQOVI可发生致命和严重的感染并发症。
21%的患者发生肺炎,其中15%发生3级或4级肺炎。
14%的患者发生败血症,11%的患者发生3级或4级败血症。
1%的患者发生致命肺炎,1%的患者发生致命败血症,1%的患者发生致命感染性休克。
在起始INQOVI前,在每个周期前,应根据临床指示监测反应和毒性,获得完整的血细胞计数。
适当时使用生长因子和抗感染疗法进行治疗或预防。
推迟下一个周期,按照建议以相同或减少的剂量继续治疗。
胚胎-胎仔毒性
根据人类数据、动物研究及其作用机制,当给孕妇服用INQOVI时,可导致胎儿伤害。
在用地西他滨对小鼠和大鼠进行的非临床研究中,地西他滨在低于人体推荐剂量时具有致畸、胎儿毒性和胚胎毒性。
应告知孕妇本品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接受INQOVI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建议有生育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接受INQOVI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2025年流感季来临之际,抗流感药物市场迎来重大变局。随着青峰医药、众生药业、济川药业三家企业的国产创新流感药相继上市,曾经一枝独秀的玛巴洛沙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一场关于价格、疗效和市场的较量正在上演。...
基石药业宣布其RET抑制剂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该药物将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全面本土化生产,预计自2026年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供应将逐步由进口转向国内生产......
齐鲁制药的枸橼酸伊沙佐米胶囊成为国内首个申报上市的伊沙佐米仿制药。这款由武田旗下千年制药研发的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曾在2021年创下5.4亿元销售峰值,此次首仿争夺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近日,赛诺菲CD38单抗艾沙妥昔单抗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将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该药基于海南博鳌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获批,成为首个利用乐城真实世界数据获受理的血液肿瘤治疗药物,为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
近日,一项针对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数据显示,索托拉西布联合化疗方案使88.9%的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6.6个月,为这一难治性肺癌亚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