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拉西地尼即沃拉尼地尼,它是一种口服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基因突变,主要对IDH1和IDH2突变点起作用,这类突变常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以及胆管癌等肿瘤,会导致代谢物2 -羟戊二酸异常积累,进而促进癌细胞生长,而沃拉尼地尼能通过抑制突变IDH酶,降低2 -羟戊二酸水平,诱导细胞分化,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1. 药品基本情况

由施维雅公司研发的沃拉西地尼,于2023年的时候,获得了FDA批准,能用于IDH1突变型胆管癌。它作为第二代IDH抑制剂,选择性是较高的,又具有能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着潜在疗效的特点。该药是借助干扰癌细胞DNA甲基化过程这种方式,来阻断肿瘤进展的。

2. 药理作用机制

药物会特异性地结合突变的IDH1/2酶的活性位点,进而抑制α - 酮戊二酸朝着致癌代谢物转化。临床前研究表明,沃拉西地尼对于IDH1 R132突变的抑制效力相较于第一代药物提高了3倍,并且对IDH2 R172突变能够保持活性,正是这种双靶点特性使得适用人群范围得到了扩大。

3. 临床应用数据

在处于key的III期临床试验里,IDH突变型的患胆管癌的病人使用了沃拉西地尼以后,无进展生存期被延长到了2.7年,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8%。针对于复发难治性的白血病,联合去甲基化的药物能让完全缓解率提高到46%,并且耐受性比传统化疗方案要好。 。

4. 安全性与可及性

不良反应常见有恶心、皮疹以及QT间期延长,大多属于1至2级。当下此药没有进入国内医保,原研药每个月费用大概是3万美元。印度版仿制药价格约为十分之一,但应该留意经由正规渠道去获取,防止药品质量方面的风险出现。

文章总结

作为双靶点IDH抑制剂的沃拉西地尼,通过精准调控肿瘤代谢机制,展现出显著疗效,其具有血脑屏障穿透特性,为神经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不过需要关注心脏毒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使用应当遵循基因检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