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名为卡博替尼,在肾癌、甲状腺癌等晚期肿瘤的治疗当中,展现出了明确的疗效,不过要是长期使用的话,就得对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在临床实践里,医生一般是依据患者的肿瘤反应、耐受性以及生存获益,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卡博替尼长期使用被毒性反应所限制,其常见3级以上不良事件包含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疲劳综合征以及肝毒性等,临床数据显示约百分之六十患者需进行剂量调整,百分之二十患者或许会因不可耐受毒性而停止治疗。鉴于此情形建议在治疗前端对肝肾功能予以全面评估,在治疗阶段每隔二至四周对血压、尿蛋白以及肝功能指标开展监测。

在延长治疗周期这一方面,药物耐受性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可通过实施阶梯式剂量调整展开这样的操作,也就是从60mg降至40mg或者20mg,与此同时,预防性地使用保肝药物,并且及时对皮肤毒性进行处理,依靠如此方式来维持治疗的连续性。有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经过规范管理的患者,其中位治疗时间能够达到11.3个月,这一数据明显优于未进行管理组的5.7个月。

特定基因突变和长期疗效有着紧密关联,对于 MET、AXL、VEGFR2 高表达的患者来说,超过 1 年持续用药的比例是 45%,但突变阴性组这一比例只有 18%,基于此,建议治疗 6 个月后重新进行基因检测,要是出现耐药突变或者疾病进展,那就应当及时转变治疗方案。

现所查到的临床方面相关证据显示,在始终保持持续获益情形以及毒性处于可控制状态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卡博替尼是能够被运用直到疾病出现进展状况或者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情况的。